首页 > 论文发表

国画作品的艺术鉴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6 15:47:51    来源:     作者:

 摘要:国画作品的艺术鉴赏受众是国画展展示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 国画展的展示设计需从国画作品的陈设、作品的画作简介、画展的气氛营造及信息反馈环节的设计等展示设计语言向观众阐释艺术作品, 促进观众艺术鉴赏过程的实施及艺术评论的形成与收集, 在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起着推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国画; 展示设计; 艺术鉴赏;

 

  
  国画展的展示设计功能主要应用于画展观众的艺术鉴赏活动中。所谓艺术鉴赏, 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1可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共三个环节。国画展的展示设计功能体现在推进这三个环节的有效进行。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 为了把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 使他们从中获益, 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 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2
  
  一、展品陈设及画作说明在审美直觉阶段中的运用
  
  所谓审美直觉, 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 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具有直观性和直接性的特点。3在审美直觉环节中, 首要领会的是国画展览中的展品陈设及画作说明等基本信息。
  
  展品陈设在此是指国画作品的位置顺序摆放。国画的种类繁多, 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这三种为常见的分类方式。画展中国画作品的摆放顺序应当按照以上其一的划分方式来进行, 便于画展观众进入展厅后能够迅速对国画的题材、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等有直观明了的印象。
  
  画作说明一般包含画家及作品内容的简介, 较多地使用于设计作品中。国画作品的画作说明一般为画家名称及其身份背景, 而作品内容分析较少。这实际上增加了观众鉴赏画作的障碍。中国画艺术作品通常凝聚着创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艺术经验等, 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质。观众要想深入理解国画作品, 须对画家本人及作品创作经历有基本的认知, 加之观众自己的生活体验及审美经验, 领悟出绘画作品表达的深刻内涵, 否则将有对牛弹琴的可能。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包含作者简介、创作经历、作品解析的画作说明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了画展的基本信息, 加之国画展展示设计的气氛营造, 两者共同推动观众进入鉴赏活动的审美体验及升华阶段, 对绘画作品有着质变性的审美感受。
  
  二、展示设计的气氛营造在审美体验及升华阶段的运用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 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 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激起丰富的情感, 设身处地的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 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 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4而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 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 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 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5
  
  审美体验及审美升华的实现除了国画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 展示设计的气氛营造也体现出一定的辅助功效。展厅中通过不同的灯光、音效、布景设施, 打造与展览相符的环境, 每一个板块主题都与展览大纲紧密呼应, 环环相扣, 同时也使得参观路线流畅而富于变化。6通过运用各种展示设计语言来营造国画主题氛围, 达到画展内容与展示形式的和谐统一, 交相辉映。例如音乐的使用是来源于审美中的通感现象, 通感是指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古筝和国画都是我国的传统艺术, 古典风格古筝曲目和国画作品都给观众以古典高雅的艺术享受。例如《渔舟唱晚》, 这首优美典雅的古筝曲目描述了一幅夕阳映照下渔人载歌而归的画面, 仿若一幅气度高雅的国画人物山水图。这些紧扣国画展览主题的展示设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一般的艺术享受, 对于国画艺术作品有着深切的审美感受。或许是跟创作者想似的经历, 或许是创作过程的某个瞬间的引导, 以及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展厅氛围, 这所有的恰到好处的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顿悟, 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心灵相通, 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三、信息反馈设计在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信息反馈设计是指在画展展示设计中把观众对于画作鉴赏评论收集整理分析的方式。鉴赏评价一般来源于艺术批评家, 有着较高的专业性和借鉴价值。然而画展观众的评价虽然专业性较低, 但是贵在资源广泛, 而且是第一手信息, 其真实性价值极高, 画家可以接收到不同生活阅历和背景的观众的鉴赏评论。因此画展中的信息反馈设计是展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画展中的信息反馈设计方式多种多样, 可根据画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在画作展示墙的对面设置留言墙, 用宣纸作为背景, 让观众用毛笔记录自己对于国画作品的鉴赏评价, 这样既有实用性又增加了鉴赏的娱乐性, 同时也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另一种方式为鉴赏评论表格的设计, 把创作者对于作品可能给予观众的感受评价记录下来, 以打钩的方式采集观众的艺术评价, 可增加观众观展的便利, 最大限度的调动观众的参与性。类似以上评论信息反馈的设计方式还有很多, 展示设计师可根据具体的国画展览主题及展厅陈设进行相应的设计, 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鉴赏评论中, 从而推动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更深远的发展。
  
  国画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 经过画家高水准艺术技能的表现作用于艺术鉴赏受众, 而艺术鉴赏受众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同样也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国画展览中信息反馈环节的设计就是促进这种良性循环的保障, 信息反馈环节在国画展览中的推行实施, 于提升中国国民艺术素养及修养品格方面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编辑:)

联系我们

为弘扬文化艺术 -- 追求真善美雅     还原艺术本真 - 为中华民族复兴输送正能量!

微信号:185 1818 0020 邮箱:zgddms@126.com 地址:中国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