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文化中国行|沿着运河看非遗——沧州落子 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4-12-25 11:33:59    来源:新华社     作者:牟宇

 20241225e9da3b47d89c49de8a67c83ce2ada0c4_202412256c15641d9a7

 

12月22日,在南皮县冯家口镇车官屯小学,沧州落子艺人在指导学生练习沧州落子。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全长200余公里,南北贯穿沧州市域,流经吴桥、东光、南皮等8个县(市、区)。沧州市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包括沧州落子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的过程中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

 

落子也称“乐子”,起源于清代,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在沧州市南皮县一带最为盛行。2008年,以南皮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的沧州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南皮县秉承“保护为主、活态传承”理念,深入挖掘当地非遗特色文化,将校本课程与非遗传承有机融合,实行校园传“薪”,全县100多个中小学及教学点组织起落子教学,呈现出“一校一亮点、一人带多人”的非遗传承格局。沧州落子在校园、民间扎了根,古老艺术再度焕发青春与活力。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编辑:艺委会)

联系我们

为弘扬文化艺术 -- 追求真善美雅     还原艺术本真 - 为中华民族复兴输送正能量!

微信号:185 1818 0020 邮箱:zgddms@126.com 地址:中国 ● 北京